学习榜样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2020-06-04
近期中央台热播的纪录片《永远在路上》是党员干部耳畔一声振聋发聩的警钟,堪称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警世通言”,一个个落马官员以其终结的政治生命写成的教材,警示各级党员干部,要头悬达摩克利斯剑,心中有纪有法、行为有止有戒;随后上映的《榜样》中的党员,犹如一座座灯塔,照亮了党员干部的奋斗之路,让众多党员干部找到了“镜子”,找到了看齐的标杆和旗帜,鞭策各级党员干部要崇德向善,心中有党有民、肩上有担有责。

算清人生大账。刘铁男(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坦言:“中央发了很多的纪律要求,领导干部子女不能做生意,80年代就有。明知道违纪结果还要去做,利令智昏……让自己的智商都低了,判断问题的能力都低了。”从奋发有为的好干部,一步步变成阶下囚,是什么让他们违背了入党时面对党旗所立下的铮铮誓言?又是什么让他们逐步违背了自己的初心,从“为人民服务”变成为自己的欲望服务?是理想信念滑坡,这最危险的滑坡导致他们党性迷失,“三观”错位。其实,就人生而言,违法违纪得来的换黄金白银和万贯家财,真的不是幸福与否的决定因素。“嚼菜根淡中有香,守清廉梦里不惊”。党和国家给予党员干部的薪水和各种待遇,足以让自己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如果不知足,那么,没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人生追求应该有一个价值排序,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从为官的第一天起,应该做出了人生取舍,不去奢求大富大贵、名车豪宅,因为“甘蔗不能两头甜”“升官发财应两道”。始终保持干净为官,坦荡做人,当是为官从政的常规要求。应谨记,清廉才是党员领导干部获得恒久幸福的密码。

谨防一念之差。贪欲是腐败的根源。党员干部抵制各色诱惑,坚定的政治定力一刻也不能放松,才能达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境界,否则就会极易在纷繁杂芜中一步步放松警惕,丢失党性,导致理想坍塌、信念动摇、权力观错位,跌入犯罪深渊当自己喟叹“高墙内无春”、连铁窗外耀眼的阳光、欢叫的小鸟也都无比羡慕的时候,已是“船到江心补漏迟。”落马官员邓崎琳(武钢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说:“有一些下属和一些个体户老板给你送一些钱物、东西,刚开始也不敢要,到后来这些东西也就麻木了,也就收受别人这些钱财。”领导干部要克服侥幸心理,牢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一被众多腐败分子证实的铁律,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清廉本色。

立正看齐标杆。典型是一种政治力量。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向榜样学习、向先进看齐,一直是我们党激励干群精气神、凝聚正能量的重要法宝,也是一个人汲取新知识、取得新进步的重要途径。中央电视台播出《永远在路上》之后,紧接着播放《榜样》,其用意不言而喻。探索高山致富新路子的“退休县官”罗官章、在深山播撒希望的支教老师支月英、为人民绽放的“警界之花”李贝、“工人院士”李万君……榜样,亮如明烛,灿若星斗,皆用行动诠释了爱岗敬业的真谛,用平凡的经历诠释了理想信念坚定、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风采,让我们见识到了党员应有的样子。所以,党员干部应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时刻不忘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先进楷模是如何做的、腐败分子是怎么毁的,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习近平总书记也说:“熊掌和鱼不可兼得,从政就不要想发财”。党员干部既然选择了为官,就应该明白,也必须明白:权力不仅仅是荣耀,更是责任。如何狙击各色诱惑,是对党员干部日新又新的长久考验,做合格党员、做合格干部永远在路上,需要党员干部常敲警钟,常照榜样之镜,唯此,方能让自己的人生列车不因贪欲而脱轨。

    学习榜样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原文地址:https://www.tihui.cc/fw/xd/xx/844.html
    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