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时代如何认识和把握真理?怎样引领点燃“阅读”之火

2020-10-09

真理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只有依据真理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开启新的伟大时代,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把握认识真理的方法,改进我们阐释真理、传播真理的方式,达到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也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启发思维、启迪智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这一根本目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英语学习方法,欢迎参考阅读!

新时代如何认识和把握真理

真理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是什么?或者说,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最根本最强大的动力是什么?是自然的力量吗?不是。是科学技术的力量吗?不是。是人们对理想和目的追求而形成的动力吗?也不是。上述这些力量都很强大,都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但还不是最根本最强大的力量。

那么,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究竟是什么?答案是:真理。

真理的力量是对上述重要力量的合力,是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对客观规律的揭示、对科学技术的运用、对自然力量的顺应与支配等所形成的各种力量,在一致方向上的正确集聚,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正确理论与正确实践的统一,是天、地、人的统一,是自然演进内生动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推动力、科学理论生命力的统一,是我们对历史发展大势的顺应,是对历史发展洪流的顺应。

那么,真理的力量究竟来自哪里?

第一,自然界自然演进过程中内在的各种因素、各种力量的汇聚、释放及其规律性展现,具有根本性、决定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第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大趋势,其根本是共同追求所形成的一致行动,是人心所向所形成的历史洪流。对真理的认同,形成思想认识上的高度一致,形成一个群体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地域里的共同行动,这是影响和改变自然界、从根本上影响社会存在和文明演进的巨大力量,是人民创造历史、书写历史的力量和过程。

第三,来自于发现真理、认识真理的强大思想体系。自然界、人类社会作为客观世界、客观存在,就在那里,它们运行的规律就蕴含在其发展之中,需要认识、发现和掌握。谁做到了,谁就能揭示真理,用它去引领人类社会发展前行。自然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是纷繁复杂的,真理就深藏在现象背后最难找到的某一个地方,发现它需要强大的认知能力、强大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真理、认识真理最为精巧、最为严谨的思维方式。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重要根源。

第四,真理的强大力量,还来自于真理的本质特征:一元性。一元性包含如下两层含义。客观一元性:真理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的,是客观存在的。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的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有一种认识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这种认识就是真理。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只有一个,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客观统一性:真理是主观思维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具有人格化特征,因而具有正确性和统一性。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真理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的对象,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的精神及其内涵

真理的伟大力量,是我们敬畏它、追求它的根本原因。纵观古今中外,各个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传统,人们都在为追寻真理而上下求索。

作为新时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徒”,我们怎样求得真理呢?习近平总书记从根本上回答了这一问题,“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

为此,我们必须弄清楚真理精神的真正内涵。

什么是真理的精神?简要地讲,就是人们敬畏真理、认识真理、接受真理、捍卫真理时的那种内生而外的状态,就是对待真理的基本观念、基本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不折不挠的意志。

真理精神的内涵,应该有这样几个。

——向着一元的精神。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一元的精神,也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欲求真理,必须讲真话,办真事,做真人,来不得虚假。

——发展的精神,进步的精神。也就是实践的精神,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真理,创新理论。

——自我评判、自我反思的精神,探索发现的精神,客观理性的精神。

——开放的精神。真理是发展的,任何人都没有穷尽真理。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不是“封闭真理”,不是教条,而是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实践而发展的开放性真理。宇宙中各个领域的客观真理无穷无尽,人类发现客观真理的过程也是动态的,无穷无尽的,人类是在不断发现客观真理中前进的。

——以人为本的精神。认识真理的主体是人,认识真理的目的是为了人,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就是区别于“有用论”的真理观。从人民的角度来评判真理的效用,也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不怕牺牲的精神。真理本身不畏任何强权,追求真理者,拥有求知的热情,把追求真理作为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为了真理可以牺牲自我,彰显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革命先烈之所以为真理而牺牲,就是这种境界。

“真理的精神”就指要有坚定信仰的政治定力,充分相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正确性,这是经过实践和时间检验的有生命力的真理。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就是要以这种态度去探索和验证新的真理,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

今天我们如何认识真理

坚定不移捍卫马克思主义信仰。我们党信仰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动摇,根本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否则就会出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019年春季学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提出的这一论断,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振聋发聩,深刻揭示了信仰坚定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指出了信仰动摇的严重危害性。这是讲给中青年领导干部的,也是讲给全党同志的,是对中青年干部的警示教育,也是对全党同志的谆谆告诫。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领会,真正搞明白为什么我们党要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什么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一旦动摇了、不信了,就会“出大问题”,要真正理解“出大问题”的内在原因,以及内含其中的深刻道理。

加强学习,创新思维,提高认识能力。认识是开启真理大门的钥匙,认识论是发现和认识真理的科学方法。认识是连接实践与思想的桥梁,承接实践,启迪思想。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内涵、本质、过程、方法、规律的方法论学说,指导人们开展思维认识活动,将认识转化为思想理论,进而再转化为方针政策,推动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批判继承前人认识论成果的基础上,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认识论的划时代变革。认识论的水准是思想深度、行动力度、发展程度的集中体现。认识的深刻与高远、认识的成功与飞跃,体现的就是其背后科学的认识方法。真理是对客观规律的揭示,但发现真理是认识主体的活动。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在发现真理、认识真理的活动中起决定性能动作用。

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切实提高我们认识真理、感悟真理的能力,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中国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新境界,为我们党思想路线的确立奠定了哲学基础。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每一次认识论上的重大飞跃,都实现了其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每一次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都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无不以认识和认识论上的重大飞跃为重要前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认识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治国理念是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光辉典范,是推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如果说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走出了百年屈辱的命运,显示了真理的伟大力量,那么世界“重新发现马克思”,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所追寻的主义,“依然是当今世界的真理”。追求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构成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轨迹,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本色。正是从真理启程,中国共产党才走向了辉煌,走向了胜利的彼岸。正是以真理作为旗帜,作为生命力,中国共产党才走出苦难,走出困境,解决了如何推动中国发展的矛盾,形成了如何实现中国梦的哲学路径。

(作者为人民论坛杂志社总编辑、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

新时代引领点燃“阅读”之火

安徽省直机关开展读书活动始于2010年第15个“世界读书日”前夕。省直机关工委研究确定把每年4月作为“省直机关读书月”,主题为“书香机关、引领阅读”。每年都在省直机关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让省直机关在“全民阅读”活动中走前头、做表率,不断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使广大党员干部通过阅读获得感悟和启发,为机关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文化智力支撑。

今年是“省直机关读书月”十周年。十年磨一剑。省直机关读书活动做成了品牌,在社会上反响强烈,吸引了许多兄弟省、市机关工委来皖调研的兴趣。《人民日报》曾以“机关大院满书香”为题发表了长篇通讯,中央电视台、《中直党建》、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给予了大力宣扬。

一、邀请名家作读书报告启动

“省直机关读书月”在每年的“世界读书日”前,省直机关工委都要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读书报告会,以此开启“省直机关读书月”。10年来,先后邀请到了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王蒙,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倪萍、白岩松、王宁,著名学者、新闻专家、理论家、作家、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梁衡,著名军旅作家金一南、王树增,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冯鹏志,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

二、开展“书香伴我行”游园活动

在“世界读书日”这天前后,组织发动机关干部职工和社会群众参加“书香伴我行”游园活动。十年来,游园活动先后在合肥逍遥津公园、杏花公园、和平广场、渡江战役纪念广场、徽园等地举办,活动每次门庭若市,场面十分火爆。游园活动开始时,省四大班子领导出席,对上年读书活动先进典型进行表彰。10年来,先后表彰了百个书香处(室)、百个书香家庭,“十佳”书香机关、“十佳”读书活动案例、“十佳”悦读家庭、“十佳”学习型机关“十佳”学习型党员、“十佳”图书阅览室。

在惠民书市,组织公司折价销售精品图书让利于民,游园干部群众喜出望外,收获满满。在知名作家现场签名售(赠)书现场,大家争先恐后,与作家亲切“面对面”,纷纷求签名,个个索合影。在书法名家书赠读书格言的展台前,总是水泄不通,人满为患,有的得到一幅“墨宝”还不解渴,有的还自掏腰包购买纸墨请书法名家挥毫泼墨。在法律、科普、健康、环保等宣传展台前,大家纷纷驻足,或咨询,或观摩。在“畅谈读书感言、共享书香人生”“阅读红色经典、坚定理想信念”等签名墙或条幅),大家庄重地写下感言,或是寄托美好祝愿,或是表达坚定承诺。为活跃气氛,游园活动现场还精心安排经典诗文朗诵、有奖猜书谜、群众性文艺演出等活动性项目,着力将游园活动打造成书香弥漫、身心愉悦的欢乐海洋。

三、安排系列活动彰显读书活力

几年来,省直机关每年都自下而上开展读书征文竞赛、读书演讲(读书辩论)比赛、经典诵读比赛,还有自上而下开展的“领导荐一本好书”“百名厅局长书写读书格言”“走进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档案馆、纪念馆”等等活动,读书活动的活力不断彰显。读书征文活动与新安晚报合作,征文内容为读书的点滴体会,或对读书的生动解读、或与书的不解之缘、或与书的酸甜苦辣,或书对自己成长成才的影响等,先后分别以书香伴我行、我与一本书、我与名著有约、读好书悦生活、读家书谈家风、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为题,在新安晚报副刊开展征文,全国各地来稿量大,覆盖面广,社会各界好评如潮。读书演讲结合主题学习教育、传承传统经典、深化改革等年度大事组织展开,吸引机关演讲爱好者踊跃参与。这些年来,举办了一次读书辩论赛,一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先后以“我与一本书”“品味红色经典”“畅谈读书感言、践行核心价值”“与改革同行”“读党史、品经典”“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题,进行了演讲比赛。此外,还筹建了省直机关读书阅读基地,开展读书沙龙,开辟电子阅读阵地,以“读书月”为牵引,读书活动长年坚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站在新时代的制高点上,省直机关阅读如何往深里走、往实里走?通过对这些年读书活动实践的思考,结合新时代对机关干部的要求,引发了一些启示与思考。

一、机关读书不是个人的事。10年前,省直机关开展读书学习活动时,做了一个千人问卷调查,结论是:虽然大家都认识到读书十分必要,但具体的读书学习情况却十分令人担忧。不但机关干部不怎么读书,就连不少领导干部一年读的书也屈指可数。一些机关干部把工作与读书对立起来,有的认为“成天工作忙得要死,哪有时间读书啊?”有的认为“读不读书,对工作影响不大”。省直机关是全省经济社会建设的指挥部和参谋部,权力和责任最集中,加强省直机关党员干部的学习要求更高、意义更大,不是个人的事,马虎不得。机关读书活动不但对干部本人很重要,而且对家庭、对周围人、对工作的关系极大。曾国藩说,“人之气质,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书香机关营造的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品质。以前,机关干部一早见面“昨天喝多了”的“豪气”、江湖气,变成了“昨天读什么了”的书卷气。这书卷气折射出的是修养、涵养、素养,透视出的是高雅、文雅、优雅。现如今,省直机关读书实现了从“要我读”向“我要读”的根本转变,形成了个个争当读书典型、人人争做学习模范的生动局面。特别是年轻干部,在书香机关的熏陶下,书生气少了,书卷气多了,坐下来能“处理事务”,走下去会“处理事件”,成了单位领导眼中的香饽饽、服务对象心中的好党员好干部。

二、机关读书要重点读政治理论等相关书籍。省直机关是政治机关,读书就要体现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要求。一是要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机关读书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反复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习近平讲话单行本和在地方工作期间出版发行的《知之深爱之切》《摆脱贫困》《之江新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等著作。要读习近平总书记读过的书,在讲话和著作中引用过、提到过、关注过的书,在办公室书架上的经典书籍。要读写习近平的书,如《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在正定》以及报刊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浙江、上海的探索与实践。通过阅读这些书,增强对总书记崇敬和爱戴之情的同时,激发读书热情。二是要注重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机关读书,归根结底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也就是说,读好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是扩大机关干部视野的必然要求,是防止在工作中走向片面的“金钥匙”。三是要结合工作实践读专业理论书籍。省直机关干部从事的行业多,基本上是每人分管一个专业。除了应该学习的基础科目外,还要认真阅读与专业有关的书籍,争取成为本行业“专门家”的同时,增强服务基层的本领。

三、机关读书要跟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省直机关读书月”活动要紧跟时代特点,紧贴机关实际,突出政治特性,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反复研读原文原著,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切实把读书成效落到看齐追随的笃行上、理想信念的坚定上、政治能力的提升上、许党许国的担当上。要让阅读插上新时代的翅膀。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的迅猛发展,机关阅读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据资料记载,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超过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7.7%。当前,读书环境、阅读格局、阅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这些情况,对机关阅读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机关引领阅全民阅读向前发展。新时代的机关阅读,要从纸媒走向多媒,从线下走向线上。从传统的阅读学习模式中走出来,积极开辟数字化阅读、互联网阅读新阵地,让阅读鲜活起来、灵动起来、丰富起来,在交互式的阅读体验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的应运而生,提供了良好线上学习契机。省直机关读书活动要乘着信息化、数字化的东风,去收获更为丰硕的成果。新时代,是奋斗的时代,奋斗的时代催促高质高效的学习。“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言犹在耳。从这个春天再出发,省直机关要进一步高擎阅读火把,点燃学习激情,不断厚植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2020新时代如何认识和把握真理?怎样引领点燃“阅读”之火

    原文地址:https://www.tihui.cc/fw/xd/xsd/9175.html
    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心得体会